教育看法

02 Sep 2021
教育看法

如果孩子害怕人群,我們要觀察並了解原因是什麼。目標不是讓他成為外交家,但至少讓他未來能夠順利經營融洽的人際關係。那要用什麼方法呢?

教育是漸進式的,光是鼓勵或貿進式的叫孩子「去玩啊!去跟大家玩啊!」是沒有用的。如果孩子接觸人群的機會少,那就帶他多多參與團體活動吧!創造一個友善的環境,漸漸的引導孩子走出心理的恐懼感。過程中最重要的,是讓孩子獲得成就感。另外,像是自閉症的孩子,其實是因為大腦連接外部訊息的神經斷掉了,我們知道0-3歲是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,把握神經突觸不斷再生的機會,研究顯示,自閉症在兩歲以前治癒率可以達到90%。

從早期教育0-3歲開始,孩子應該要建構快樂的學習經驗。3-6歲則是「人格形成期」,這時期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情緒和習慣,尤其是習慣。其實習慣的養成可以從1歲就開始,當孩子不需要經過思想,自然而然的展現出來,所謂「習慣成自然」即是如此。而這些就是老師與家長必須配合,幫助孩子建構生活的行為經驗。好的行為經驗可以是孩子一生受用的禮物。舉個例子,有家長告訴我:「老師說我的孩子經常在課堂上愛講話,造成老師的困擾。」為什麼這個孩子會愛講話呢? 從教育層面來看,應該說這孩子不是愛講話,而是不會在合適的時間說話,只因如此,就幫孩子貼上愛講話的負面標籤是非常可惜的。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,做到讓孩子理解「你應該用甚麼方式來表達你的意見」,這才達成了教育的意義!

學習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就是成就感。有了成就感,孩子就樂於學習、樂於探索,實現均衡發展成長的目標。這也是我從事教育的理念,每一個孩子都是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」!

忘記了你的密碼嗎?請撥打服務專線03-5267287,與我們連絡。